不锈钢换热管的报废判定需综合失效模式、安全风险及性能衰减程度,以下为关键禁用场景及检测标准。
1、腐蚀失效
应力腐蚀开裂(SCC):管壁出现贯穿性裂纹(尤其氯化物、硫化物环境),裂纹扩展速率>0.5mm/年时需立即停用。
高危场景——氯离子>500ppm且温度>60℃的介质环境(如海水冷却系统)。
点蚀穿孔:蚀坑深度>壁厚30%或密集蚀坑(>5个/10cm²)导致介质泄漏率>15%。
2、机械损伤与变形
壁厚减薄:局部减薄>设计壁厚30%。可通过超声波测厚(网格点扫描)。
弯曲变形:直线度偏差>2mm/m。可通过激光校直仪检测。
褶皱/裂纹:肉眼可见表面裂纹。可通过渗透探伤+涡流检测。
3、超限使用
高温劣化:长期>500℃运行导致抗氧化性骤降(氧化皮剥落>面积40%);金相检验发现晶粒粗化(≥ASTM 3级)或σ相析出。
超压损伤:工作压力持续>设计值50%,管体出现鼓胀或微裂纹。
4、维护失效与安全风险
清洗不当遗留损伤:强酸清洗导致管壁蜂窝状腐蚀(酸液残留加速穿孔)。
连接部位失效:管板焊缝泄漏≥3次返修仍失效,或胀接区环形裂纹扩展。
火灾隐患:表面温度>材料耐温极限(如316L≤870℃),引燃周边易燃物。
建议强腐蚀工况下的不锈钢换热管每年检测一次壁厚。涡流探伤发现>φ2mm缺陷即停用。